欢迎访问不耐网!

  • 鼛鼓

    拼音:gāo gǔ注音:ㄍㄠ ㄍㄨˇ词语解释鼛鼓[ gāo gǔ ]⒈ 大鼓。古代用于奏乐。⒉ 大鼓。古代用于役事。引证解释⒈ 大鼓。古代用于奏乐。引《淮南子·主术训》:“当此之时,鼛鼓而食,奏《雍》而彻。”高诱 注:“鼛鼓,王者之食乐也。”《镜花缘》第八四回:“我用音乐:鼛鼓,萧韶;文具:金简,玉砚。”⒉ 大鼓。古代用于役事。引《诗·大雅·緜》:“百堵皆兴,鼛鼓弗胜。”高亨 注:“鼛鼓,一种大鼓。在众人服力役的时候,要打起鼛鼓来催动工作。”《宋书·乐志一》:“长丈二尺者曰鼛鼓,凡守备及役事则鼓之。”唐

  • 笳鼓

    拼音:jiā gǔ注音:ㄐ一ㄚ ㄍㄨˇ词语解释笳鼓[ jiā gǔ ]⒈ 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引证解释⒈ 笳声与鼓声。借指军乐。 《南史·曹景宗传》:“时韵已尽,唯餘竞病二字。引景宗 便操笔,斯须而成,其辞曰:‘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 霍去病 ?’帝叹不已。”唐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秋天笳鼓歇,松柏遍山鸣。”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篙竿击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鸣狗惊。”明 沉采 《千金记·囊沙》:“笳鼓震天鸣,旌旗耀日明。”

  • 鼓拨

    繁体:鼓撥拼音:gǔ bō注音:ㄍㄨˇ ㄅㄛ词语解释鼓拨[ gǔ bō ]⒈ 挑动。引证解释⒈ 挑动。引康濯 《代理支书》四:“生产上自己年岁大了,干不干也罢,谁知他也要鼓拨着别人发懒耍滑,磨洋工。”

  • 鼓纛

    拼音:gǔ dào注音:ㄍㄨˇ ㄉㄠˋ词语解释鼓纛[ gǔ dào ]⒈ 战鼓与大旗。古时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信物。引证解释⒈ 战鼓与大旗。古时皇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信物。引《新唐书·回鹘传下》:“明年, 太宗 方图 頡利,遣游击将军 乔师望 儳路齎詔书、鼓纛,册拜 夷男 为 真珠毗伽可汗。”《辽史·仪卫志四》:“辽 自 大贺氏 摩会 受 唐 鼓纛之赐,是为国仗。”

  • 翁鞋

    拼音:wēng xié注音:ㄨㄥ ㄒ一ㄝˊ词语解释翁鞋[ wēng xié ]⒈ 粗重的棉鞋。引证解释⒈ 粗重的棉鞋。引清 翟灏 《絮鞋》诗:“持将比翁鞋,品製较精匝。”原注:“北人冬月,履纳棉絮,臃肿粗坌,谓之翁鞋。”

  • 多田翁

    拼音:duō tián wēng注音:ㄉㄨㄛ ㄊ一ㄢˊ ㄨㄥ词语解释多田翁[ duō tián wēng ]⒈ 唐卢从愿广置田产,被称为“多田翁”。引证解释⒈ 唐 卢从愿 广置田产,被称为“多田翁”。引《新唐书·卢从愿传》:“御史中丞 宇文融 方用事,将以括田户功为上下考, 从愿 不许, 融 恨之,乃密白:‘ 从愿 盛殖产,占良田数百顷。’帝自此薄之,目为多田翁。后欲用为相屡矣,卒以是止。”

  • 仙籁

    繁体:仙籟拼音:xiān lài注音:ㄒ一ㄢ ㄌㄞˋ词语解释仙籁[ xiān lài ]⒈ 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引证解释⒈ 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引宋 苏舜钦 《演化琴德素高昔尝供奉先帝闻予所藏宝琴求而挥弄不忍去因为作歌以写其意云》:“风吹仙籟下虚空,满坐沉沉竦毛骨。”明 孙梅锡 《琴心记·挑动春心》:“盈空仙籟,听松风轻飘露臺。鹤鸣江上音何快,相随玉笛飞来。”清 龚自珍 《梦玉人引》词:“月殿霞窗,动春空仙籟参差。”

  • 仙倡

    拼音:xiān chàng注音:ㄒ一ㄢ ㄔㄤˋ词语解释仙倡[ xiān chàng ]⒈ 古代乐舞中扮神仙的艺人。倡,古称歌舞艺人。引证解释⒈ 古代乐舞中扮神仙的艺人。倡,古称歌舞艺人。引《文选·张衡<西京赋>》:“总会仙倡,戏豹舞羆。”薛综 注:“仙倡,伪作假形,谓如神也。”吕向 注:“总会,谓集神仙之倡伎。戏豹舞羆,并假作其形。”唐 李白 《上云乐》诗:“老胡感至德,东来进仙倡,五色师子,九苞凤凰。”

  • 婴孩

    繁体:嬰孩拼音:yīng hái注音:一ㄥ ㄏㄞˊ词语解释婴孩[ yīng hái ]⒈ 幼儿,小孩(一至三岁)英baby; infant;引证解释⒈ 幼儿。引《列子·天瑞》:“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唐 方干 《送道人归旧岩》诗:“目覩婴孩成老叟,手栽松柏有枯枝。”宋 苏轼 《种松得徕字》诗:“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想起一千九百二十三年前,一个纯洁的婴孩,今夜出世。”国语辞典婴孩[ yīng hái ]⒈ 婴儿、孩童。比喻年幼。引《薛仁贵征辽

  • 农亩

    繁体:農畝拼音:nóng mǔ注音:ㄋㄨㄥˊ ㄇㄨˇ词语解释农亩[ nóng mǔ ]⒈ 农田。指事。例不历农亩之劳。——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英arable(cultivated,farm) land;引证解释⒈ 亦作“农晦”。⒉ 犹乡野。引《战国策·齐策四》:“今夫士之高者,乃称匹夫,徒步而处农亩。”《汉书·刘向传》:“欲竭愚诚,又恐越职,然惟二恩未报,忠臣之义,一杼愚意,退就农亩,死所无恨。”⒊ 农田。引《宋史·食货志上一》:“酌民力丰寡,农亩肥磽,均配督课,令其不倦。”⒋ 指农耕。引《汉书

  • 十夫桡椎

    词性:成语繁体:十夫橈椎拼音:shí fū ráo zhuī注音:ㄕˊ ㄈㄨ ㄖㄠˊ ㄓㄨㄟ词语解释十夫桡椎[ shí fū ráo zhuī ]⒈ 见“十夫楺椎”。引证解释⒈ 见“十夫楺椎”。

  • 廨田

    拼音:xiè tián注音:ㄒ一ㄝˋ ㄊ一ㄢˊ词语解释廨田[ xiè tián ]⒈ 即公廨田。隋唐时给各官署的田。所收地租充办公经费。引证解释⒈ 即公廨田。 隋 唐 时给各官署的田。所收地租充办公经费。按,《隋书·高祖纪下》作“公廨田”。引《北史·隋纪上》:“六月丁卯,詔省、府、州、县皆给廨田,不得兴生,与人争利。”

栏目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