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的作者是谁?这首诗词的原意是什么?
唐庚五律《春归》赏析
南山种豆翁
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赏析】:五律《春归》作于唐庚贬惠期间。
首联“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 “东风”:春风。“定”:使……固定。“苍然”:深青色,深绿色的样子。一问一答,写东风所到之处,一片郁郁苍苍,传达出春来不可阻遏之势。古人描写春之生命力的诗句,当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以其极富表现力而流传千古,但唐庚的“东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 句中的“定”要比王安石句中的“绿”更为有力,它使人看到浩荡的东风将富有生命力的绿色固定大地上的非凡气势。但从诗的雅趣上看,还是不能和“绿”同日而语,且语言上也不如王安石诗洗炼流畅。诗意:春回大地,凡东风吹拂到的地方,都呈现出一片郁郁苍苍的景色。
颔联“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小市”:指当地经营鱼、盐、酒、茶的集市。“孤城”:指诗人被贬之地惠州城,当时商业繁盛之地。“合”和“圆”都有“环绕、围拢”的意思。这两句化用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句式,但从色彩上看,唐庚这两句显得更为浓丽,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南国春天春光之盛的景象。诗意:集市上是鲜花遍地,绚丽多彩;城郭外是杨柳依依,绿荫环绕。
颈联“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犯”:逼近。 “寒食”: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颈联暗转,诗中以所闻之禽声和所见之江色引出诗人思乡的愁绪。对鸟儿叫声的描写,或用鸣,或用啭,或用啼,绝少见到有人用“犯”,因为鸟儿嘲哳的叫声,唤起诗人宦海沉浮的无穷感慨。“夕贬潮州路八千”的迁客,“赏心乐事谁家院”那种惆怅正紧紧缠绕在心头,故用“犯”。 诗意:在鸟儿的鸣叫声中又是一年的清明节快到了,江边春意浓浓已昭示着新的一年己经来临。
尾联“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还推”:语出庾信《愁赋》:“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处。”尾联极写愁思之深,将愁人格化,说自己无计驱走忧愁,反倒被愁推到酒边。尾联句 “驱”和“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把愁拟人化或物化,写出了诗人和愁搏斗的场情,令人读后有“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趣味。诗意:我无计驱走心中思乡的忧愁,反而又被思乡的情愁推到酒边,端起酒杯饮酒吧!看看饮酒能否驱解我心中的浓浓的乡愁!
本诗用春归丽景反衬无限愁情。前面写东风骀荡,遍地皆绿,花繁叶茂,春光烂漫;结尾急转直下,极写愁情之重,难以排遣;从而极大地强化了抒情的力量。
栏目最新
- 1 《江梅》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2 《白帝》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3 《绝句漫兴九首·其二》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4 《壮游》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5 《野望》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6 《忆昔二首》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7 《萤火》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8 《可叹》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9 《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0 《倦夜》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1 《发潭州》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2 《秋雨叹三首》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
- 13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该如何赏析?其创作背景是什么?
- 14 《哀王孙》该如何鉴赏?作者又是谁呢?
- 15 《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翻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