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桥
繁体:拜橋
拼音:bài qiáo
注音:ㄅㄞˋ ㄑ一ㄠˊ
拼音:bài qiáo
注音:ㄅㄞˋ ㄑ一ㄠˊ
词语解释
拜桥[ bài qiáo ]
⒈ 五代时后唐士人有冤,立于御桥下以求申诉。
引证解释
⒈ 五代 时 后唐 士人有冤,立于御桥下以求申诉。
引宋 郑文宝 《江表志》卷三:“国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桥下,谓之‘拜桥’。甚者操长钉、携巨斧而钉脚。”
⒈ 五代时后唐士人有冤,立于御桥下以求申诉。
⒈ 五代 时 后唐 士人有冤,立于御桥下以求申诉。
引宋 郑文宝 《江表志》卷三:“国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桥下,谓之‘拜桥’。甚者操长钉、携巨斧而钉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