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

繁体:鳳尾草
拼音:fèng wěi cǎo
注音:ㄈㄥˋ ㄨㄟˇ ㄘㄠˇ


词语解释

凤尾草[ fèng wěi cǎo ]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叶簇生,似凤尾。多生墙角及阴湿石缝中。可供药用。

⒉ 金星草的别名。隐花植物。生于山麓及阴湿处。叶为羽状,裂如凤尾。深冬背生子囊群,色黄。


引证解释

⒈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短,叶簇生,似凤尾。多生墙角及阴湿石缝中。可供药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贯众》﹝集解﹞引 苏颂 曰:“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干三棱。叶緑色似鸡翎,又名凤尾草。”

⒉ 金星草的别名。隐花植物。生于山麓及阴湿处。叶为羽状,裂如凤尾。深冬背生子囊群,色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贯众》:“金星草一名凤尾草,与此(贯众)同名。”


国语辞典

凤尾草[ fèng wěi cǎo ]

⒈ 植物名。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短,横生,外被褐色线形鳞片。叶丛生,叶柄细长,二回羽状复叶,最下方羽片分裂为数片,锯齿缘。具治疗痢疾的功效。

 

上一篇:首尾共济

下一篇:返回列表